什么是维生素D
维生素D的发现源自1920至1930年对佝偻病的研究。维生素D缺乏和营养不足在人群中普遍存在,全球约有超过10亿人群血清25(OH)D水平达不到维持骨骼肌肉健康所推荐的30μg/L(75nmol/L)水平。近年来,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。
维生素D的作用
促进钙和磷在肠道中吸收并抑制甲状旁腺素释放,维持血钙和磷水平正常,进而保证骨骼健康和神经肌肉功能正常。补充维生素D可增强骨密度,改善肌肉质量和功能,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。
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
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表现因年龄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,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1、儿童症状: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佝偻病。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多汗、易激动、睡眠不安、肌肉松弛等。随着病情进展,可能出现颅骨软化、方颅、前囟增大、囟门闭合延迟、出牙延迟、鸡胸、漏斗胸、O形腿或X型腿等症状。此外,还可能伴有肌肉无力、行走困难、腹胀、便秘等。
2、成人症状:成人维生素D缺乏主要表现为骨软化症,常见症状包括骨痛、肌无力和骨压痛。肌无力是维生素D缺乏的一个重要表现,患者可能会感到上楼梯或从座位上起立时吃力,病情加剧时行走困难。在骨痛和肌无力同时存在时,患者步态特殊,被称为鸭步。重度维生素D缺乏者可能会出现脊柱压迫性弯曲、身材变矮、骨盆变形等现象。
3、其他症状: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导致易感染、疲劳、抑郁、失眠等症状。在一些情况下,缺乏维生素D还可能与心脏病、某些类型的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。
维生素D 分类
维生素D分为活性维生素D和普通维生素D两种:
1、普通维生素D仅为一种营养补充剂,而且,普通维生素D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,须肝、肾羟化激活为阿法骨化醇或骨化三醇才能发挥作用;而骨化三醇作为活性最高的维生素D,无须羟化、直接起效。
2、活性维生素D包括动物来源的维生素D3(胆骨化醇)和植物来源的维生素D2(麦角固醇)。活性维生素D不受血清25(OH)D的负反馈调节,可有效提高骨骼、肌肉等靶组织中1,25(OH)2D水平,即可起到有效预防和治疗作用。维生素D3又叫“阳光维生素”。
02